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1的文章

我在投行所賺的

在不同的投行打拼多年後,我去年「退休」重回母校任教,發現學生總在問怎樣可以進入投行賺大錢。但大部分人只聽過投行這個名詞,對工作並不了解。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系副院長早前邀請筆者與該系本科生分享求學與工作經驗,這裏再跟讀者分享。 我學的是經濟學,很多學生覺得理論很多,但沒有實際用途。但在我的經歷中,學識是非常有用的,並非光用來考試。 當年我會考成績優秀,但本科時沒有選擇熱門的工管,而選了既辛苦又看來沒有太好前途的工程,為甚麼?因為那時少不更事,覺得學甚麼「人事管理」、「領導才能」實在是胡扯。我不是認為這些科目沒用,但是20歲不夠、只幹過10份兼職的我,自覺沒有人生閱歷,實在難對管理有所體會。 更重要的是,聽當時的工管系師兄們形容課程,好像只要穿套西裝做簡報,混混日子就可以畢業,容易得很。當然,誰不想泡泡妞、吹吹水,便輕鬆完成大學?我沒有自虐狂,但我不相信不勞而獲,所以寧願選要多唸一點書的辛苦學科。後來我看到在投行工作的人中,尤其在倫敦、紐約,本科唸工管的寥寥可數。為甚麼?因為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輕度的投入,只能換來有限的回報。 ──────────────────── 一、練精學懶終事敗 老闆願意請我,是因為我為老闆賺的錢比他付我的工資要高。如果我生產力低,要不他早發覺把我幹掉,要不他因此虧錢破產。無論怎樣,長遠來說我都會失業。可不可以成為公司唯一沒有學識、不用工作,但憑其他人賣力工作令公司賺大錢而從中獲益呢?我的經驗是假裝工作而不被老闆看出,非常困難。撒謊比說真話難得多,好的謊言要計劃周詳,所耗的精力遠比獲得的好處大。曾經同時間有兩個情人的大概比較理解這道理,隱瞞實在是很累的事情。 但我們總是見到很多尸位素餐或坐領乾薪之輩,可不可以模仿他們的策略呢?如果把一個杯裏的油和水弄混,有些油可能在杯底,但是慢慢會浮到水面來,只是時間問題。假定沒有能力的人給人發現的機會只是每年1/3,10年下來,還沒有給人發現是庸碌無能的機會便少於2%(2/3的10次方)。 由於淘汰需時,而每年有大量新人進入就業市場,聘用機構弄錯的機會便很大,所以很容易見到不甚了了的人幸運地拿到好工作。但是過了十來二十年,人到中年時,無能之輩基本上都給淘汰了。在經濟學中,這叫賭徒末路問題(或賭徒破產,Gambler's Ruin)。我們可以用嚴格的數學證明,只要每一場賭

荒島,蘋果樹,與木筏

有一艘船遇上暴風,船翻了,有一百個人漂流到一百座小荒島。 每一座小荒島上都只有一棵蘋果樹,有的蘋果樹粗些,有的蘋果樹瘦點, 相同的是每天這些樹都會結一顆小蘋果,只要摘下吃掉,就不怕餓死。 於是日出日落,所有人每天吃著蘋果,眼巴巴地看著海平面出現奇蹟。 日復一日,無人前來搜救。 終於有一個人火大了, 他憤怒地砍掉了自己荒島上的蘋果樹,做成了一艘木筏,航向了大海彼端。 出發前,他怒吼:「他媽的誰想一輩子困在這裡!」此後頭也不回。 其餘九十九個人在各自的小荒島上,將一切看在眼裡。 有人說:「太帥了,我也要跟他一樣!」 有人說:「太愚蠢了,看那木筏的樣子就知道必沉無疑。」 有人說:「希望他成功,帶人來救我們!」 有人說:「別學他,他只是想耍帥,他只是想跟我們不一樣。」 有人說:「根據我的分析,他肯定是崩潰了,自我毀滅型的人格。」 有人說:「大家別衝動,讓我們姑且觀察幾天。」 有人哭了,大叫:「謝謝你!謝謝!」 更多人不發一語。 對他們來說,觀察總是比行動重要。 打第一個人離開荒島群後,九十九個人漸漸有了改變。 有人立馬猛幹,著手砍樹,製作木筏。 幾天後,第二批砍樹造筏出海的人一起出發了,共有十人。 有人還沒脫離大家視線就翻船了,有人過了幾天以屍體的方式漂回來了, 有人勉強游泳回來只剩半條命,從此在光禿禿的荒島上祈求別人施捨他蘋果渣渣。 只有一個人跟第一個人一樣,永遠消失了, 也不曉得回到家了沒,抑或是沉在屍體漂不回來的深處。 這次出海帶給剩餘八十九人的,有鼓舞,有打擊,有恐懼,有更謹慎的想法。 有人照樣砍樹造筏。 有人明明沒膽子砍樹造木筏,卻裝做很想造木筏,嘴巴說自己不是不想回家, 只是想等蘋果樹壯一點再動手。 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吹噓自己總有一天會砍樹,但什麼也沒改變。 有人兩天才吃一顆蘋果,將多出來的蘋果保存下來,試著在少少的土壤下種植新的蘋果樹, 他們忍受著飢餓,祈禱小樹苗快快長大,長成大樹, 如此他們就可以將其中一棵蘋果樹砍倒做成木筏,另一棵用來繼續生產蘋果,以供保險。 他們知道冒險不是自己的風格,但困在荒島也不是自己期待的命運, 可是他們願意花時間儲備旅行所需的必要資源。 這是兼顧現實的代價。畢竟,等待也是行動的一部分啊。 有人同意想種兩棵蘋果樹的人的縝密心思,但不同意他們低落的效率。 於是這些人開始在岸邊練習用衣服捕魚,他們認為如果能夠在海中捕魚,比起種蘋果樹要快